健康日报网 发布时间:2019-01-10 11:19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1月30日报道:11月29日~12月1日,2018年度浦江脊柱微创技术创新论坛暨长三角骨科微创联盟成立大会在沪举行。会上,发布了被称为两项自主知识产权“神器”——“全新多通道脊柱内镜系统”和“个性化颈椎牵引器”。
这两项“全新多通道脊柱内镜系统”和“个性化颈椎牵引器”由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贺石生教授团队带来。
近年来,脊柱微创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许多脊柱退行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型颈椎病,其治疗方法由传统的开放手术日趋转为微创手术。传统开放手术一般需要打开6~10厘米的手术切口,而以椎间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仅需7~10毫米的皮肤微切口。
这项用于微创手术的新型多通道脊柱内镜系统,系国际上首次提出在同一内镜管道内设计出多个工作通道,包括主工作通道和副工作通道,并设计与之相配套的副工作内镜,使得脊柱内镜系统摆脱传统的单通道同轴内镜的模式,通过第二视角的模式实现全程内镜监视下的关节突磨除,术者能够清晰的观察磨钻前端磨除骨质的部位以及其与周围韧带、神经等组织的解剖关系,使术者完全体验到类似开放手术一样的开阔视野。
同时,多个通道可以放置多个器械,相互配合,提供手术中器械使用的多样性。这一全新的多通道脊柱内镜系统在提高椎间孔成形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手术难度。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白领、办公室职业人群的数量增加,颈部劳损退变及颈椎病已成为困扰大众健康的前五大疾患之一,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接近30%。手术治疗该类疾病的创伤大、费用高,并且手术适应人群范围很小,绝大部分患者主要是由于颈椎劳损、退变、生理曲度改变而引起顽固的症状。牵引治疗是常用的颈椎病保守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缺乏对牵引体位、牵引角度、牵引患者颈椎参数个体化等方面的科学分析和规范,以往的颈椎牵引器械和方法疗效不佳,而且常常引起患者不适甚至病情的加重。
这项数字化的个性化颈椎牵引器。该牵引器采用平卧位体位,消除患者自身头颈重量对牵引的影响,牵引前依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精确分析患者个体化的颈椎参数及最适牵引角度,对牵引重量及牵引角度实现个性化、数字化设置,并根据随访结果进行动态调节,从而实现患者的个性化精准治疗。
目前,该设备已获得国家医疗器械生产二类许可。